《 2.7 萬噸進口茶哪裡去? 混裝成台灣茶!》table.MsoNormalTable {font-size:10.0pt;font-family:"Times New Roman";} 《 2.7 萬噸進口茶哪裡去? 混裝成台灣茶!》 自由時報/記者蔡偉祺、楊雅民、林嘉琪/綜合報導 2009/12/12台灣每年自國外進口超過兩萬七千公噸茶葉,但市面上卻看不到這些進口茶葉製成的茶品,這些『外國茶葉』跑去哪?台北縣政府消保官日前訪查國內多家茶葉供應商,發現有業者將台灣茶葉和進口茶葉混裝後,再以台灣茶之名對外銷售『魚目混珠』,不僅商品標示不實,也對台灣茶農造成衝擊。@標示不實.台北縣府要開罰台北縣政府決定去函業者,要求兩個月內『在商品上清楚標明使用的茶葉產地和混合比例』,否則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和消保法開罰,最高可處罰 150 萬元。北縣消保官調查發現,九十七年台灣進口茶葉有兩萬七千公噸,近七成是越南茶葉,台灣產量僅一萬七千多公噸,甚至還有超過九千公噸外銷出口,市面上標榜產地是台灣的茶商品,原料來源令人好奇。消保官上 (11) 月逐一前往北縣多家茶葉進口商調查,發現倉庫中堆滿來自越南等地的外國茶葉,但經過烘焙後製成的茶包、茶飲品,搖身一變號稱『台灣茶』。廠商辯稱,因為成品都有混入台灣茶,製造過程也是在台灣,才在產地上標明台灣。法制局長陳坤榮強調,商品應該『清楚標明所使用茶葉的原產地和混合比例』,否則就算是『標示不實』。陳坤榮說,消費者在很多便利商店、大賣場買到的茶飲料和茶包,可能都是台灣茶和進口茶混合加工,最後卻以台灣茶對外販售。台北縣政府消保官這次調查縣內六家茶葉供應商,其中有四家承認在製程中混入外國茶葉,且提供原物料給「悅氏」、「光泉」和「泰山」等知名茶飲料製造商,包括:『家樂福、大潤發和愛買』等賣場的『自有品牌商品』。悅氏食品則表示,悅氏目前約有 3-40 款茶飲料,幾乎百分之百使用台灣茶葉生產,並有產地證明,僅生產茉莉花茶的原料台灣買不到,才從國外進口,全都誠實標示。@自有品牌被查.賣場允改善光泉食品則指出,光泉生產的茶飲料,95% 都是使用台灣的茶葉,混合調味的越南茶葉不到 5%,政府目前法規並未要求廠商標示茶飲料所使用的茶葉原產地。家樂福、大潤發和愛買等量販店業者則表示,會全力配合消保官的宣導,『在限期內盡速改善自有品牌茶葉相關產品包裝標示』,商品本身沒有問題,暫不需要下架。消基會表示,今 ( 2009 ) 年九月份前也曾抽查市售茶葉,當時就發現市售包裝茶葉標示多數不符『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』及『食品衛生管理法』規定;三成六『未註明產地』,近三成『未說明使用期限』。消基會指出:明 (2010) 年一月一日起,『散裝食品皆要標示原產地及品名』,提醒業者,現行市售茶葉不符規定者,依法可罰 3-15 萬罰鍰。 * * *